![]()
省级能力提升综合示范学会
|
|
|
巴西、阿根廷土地调查技术和制度考察报告 |
|||||||
|
|||||||
2006年5月24日—6月8日,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与中国土地学会联合组织赴巴西、阿根廷进行土地调查技术和制度考察团一行20人,在中国土地学会秘书长黄小虎团长、国土资源部地籍司司长樊志全顾问的带领下,在巴西、阿根廷进行学术访问与考察。此次考察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全面了解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遥感数据在巴西的应用领域,特别关注其在国土资源调查和管理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将其应用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方法带回来,以推动中巴卫星遥感数据在我国国土资源调查及管理中的技术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领域。二是了解巴西、阿根廷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资源大国,其土地管理尤其是土地调查制度;三是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加强与巴西和阿根廷在相关应用领域中进一步开展合作。 在阿根廷,代表团访问了阿根廷国有资产管理局,交流了有关土地管理的发展与现状等情况,建立了合作联系的渠道。在巴西,访问了巴西土地发展部及其下属事业机构国家土地改革发展局, 巴西地理与统计局,伊泰普水电站和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访问期间,我们重点与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交流了有关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遥感数据在巴西的应用情况,双方同意在今后进一步加强联系;在巴西土地发展部,该部部长Guilherme Cassel先生利用总统召见前的有限时间,亲自会见了黄小虎团长和樊志全顾问,明确表示希望加强两部门间的合作,并提出了合作备忘录文本,请我团转交国土资源部。通过考察,我们不仅有机会了解这两个国家基本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对两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及其沿革也有一大致了解,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 阿根廷、巴西的社会经济情况 (一)阿根廷 全称为“阿根廷共和国”(Republic of Argentina)。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西部是以绵延起伏、巍峨壮丽安第斯山为主体的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0%;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区;北部主要是格兰查科平原,多沼泽、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山脉有奥霍斯·德萨拉多山、梅希卡纳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万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长470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河。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著名的乌马瓦卡峡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传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称为“印加之路”。阿根廷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和银等。阿根廷人口有3780多万。主要民族是欧洲人后裔和印第安人,其中白种人占97%,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及其他人种占3%。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有人口278万,是拉美最繁华的都市之一,西班牙语意为“好空气”。该市位于拉普拉塔河西岸,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有“南美巴黎”之称。城市建筑多受欧洲文化影响,至今还保留有几个世纪前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风格的古代建筑。包括近郊19个区的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共1383万人。 (二)巴西 全称为“巴西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国土面积为851.49万平方公里(资料来源《巴西年鉴2005年》),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南美洲。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国土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亚马孙平原属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27-29℃。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地区平均气温16-19℃。总人口1.698亿(2005年),占世界人口的2.8%,居拉美首位。其中白种人占54.03%,黑白混血种人占39.94%,黑种人占5.39%,黄种人占0.46%,印第安人约占0.16%。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人口约204.32万人,融汇了世界古今建筑艺术的精华,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巴西利亚城列为“人类文化财富”。 巴西国土面积851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46万平方公里),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当前仍处在“拓展农业边疆”的发展阶段,耕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巴西中西部著名的“稀树草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中可利用开发的土地约12亿公顷。近20年来,巴西的耕地面积每年递增1.84%,从3440万公顷扩大到现在的4950万公顷,但仍只占到国土面积的6%,人均0.3公顷(4.7亩)。巴西农业增产的潜力极大,有专家认为,巴西将是“21世纪的世界粮仓”。 巴西的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均衡。大庄园主农业和小农并存,全国共有450万个农业单位。其中,30万个大农业单位平均土地500公顷,其中15000户最大的农场,平均达到3万公顷。全国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这些大庄园主手里,他们经营现代化的商业性农场,以生产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农产品为主。而410万个小农生产单位,其平均土地面积10公顷,最多的也就60公顷,以生产木薯、黑豆等为主,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还有无地的农民1200万,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多半仍处于赤贫状态。 二、主要访问机构的基本情况 (一)阿根廷国资局(西班牙文全称:Ministerio de Planificacion Federal, Inversion Publica y Servicios) 1、基本情况。 阿根廷国有资产管理局隶属于联邦计划、公共投资及服务部,由技术管理处、运行管理处、制度与公有制问题管理处、行政管理和法律事务管理处组成,共有员工400人,每年预算600万美元,总部设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在若干地方都设有办事处。担负管理和保护国家财产的责任。 2、当前面临的形势。 阿根廷国有资产局管理的重点是占地超过25万公顷(折合62万阿根廷顷)对公众开放的,与经济、社会及环境密切相关的各类投资项目,所涉及的土地面积只占所有国有土地面积的8.65%,其中重点是铁路,其余大量的国有土地主要是军事用地,由军方管理,还有一些由地方政府管理。由于土地制度以私有为主,所以国有土地占全部土地面积的比重很小。 当前,国有资产中作为重要不动产的国有土地管理上面临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在阿根廷很多的省份,在刚刚独立的时候,政府拨给各个欧洲后裔的大量土地,如德国村、荷兰村、西班牙村等等,这些土地要不要收回?怎么收回?还有的印第安原住民土地归属权也产生一些问题;二是在一些国家缺乏管理的公有土地上,一些失业者、低收入者在上面盖房子,慢慢形成了一些小的城镇,目前没有办法把他们移走,这样国有土地被私人占有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很难解决。 所以对中央政府来说,国有土地的管理并不只是涉及一个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局,还涉及军方,涉及各省省政府,乃至各个地方政府。另外,全国有20几个国家公园,在管理上需要与环保局、旅游局等部门协调。 3、主要任务。 目前,该局主管的业务主要分成两大项。第一,对这些国有土地上现有的国营企业是不是充分的利用了这些土地,有没有滥用,实施监管。第二,寻求一些途径,尽量收回原先私有化的土地或者是缺乏管理的国有土地,比如说那些被失业者占用的土地。同时,还要制定能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投资方案,提高土地价值。当前土地规划的方向首先是教育用地,其次是公园、住宅用地和商业区。目前还在考虑,通过调整和修改规划,提高一些铁道附近或者火车站附近的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土地价值。 阿根廷中央政府没有土地登记机构。省和市分别设立土地登记机关,市区的土地在市里登记,市区以外的土地,一律到省的登记机关登记。国有资产局的另一个职责是为中央政府调查有多少土地真正属于中央政府所有。 |
【打印本页】 【关 闭】 |